2017年10月27日 星期五

1-6歲幼兒量表

年齡        粗動作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 精細動作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語言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人際社會關係

1
.5y       走的很好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會重疊二塊積木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 有意義叫爸爸、媽媽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會使用湯匙

2y 
         會上樓梯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會一頁一頁翻圖畫書           會使用連連接的字串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會脫衣服


2
.5 y      能跳躍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疊高六塊積木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 能指出身體六個部位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會洗手


3y 
         把球往上丟高過於頭        模仿畫直線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  能說出圖片上的物體(4)    會講出朋友的名字


4y 
        平衡二秒鐘(左右都可)      模仿畫圓形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 可使用三個名詞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自己會穿T


5y 
        能雙腳跳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畫人能畫出至少三個部份    會數1-1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 會刷牙


6y 
        會單腳平衡六秒鐘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將鞋帶鞋子穿好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瞭解相反詞二個以上            會自己倒飲料並盛飯

小兒科醫師自己的孩子發燒了,他會怎麼做?

from 良醫健康網
 

Reporter

Upload Date & Time
身為小兒科醫師同時也是小孩的父親,面對自己的小孩發燒了,我會怎麼做?
1. 初步診斷
觀察孩子除了發燒之外的其他症狀,如咳嗽、流鼻水、嘔吐、腹瀉等,接著做身體理學檢查,最後做出初步診斷。
2. 觀察
通常初步診斷很難一下找到真正的病因,觀察孩子病程的變化是最重要的步驟。我不太在意體溫計上顯示的數字,即使高燒到 40 度以上,也只是告訴我,孩子仍然在發燒,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其他的意義。我注意的是孩子活力、食慾的變化,我也建議家長可由以下狀況判斷孩子是否需給藥或再次就醫:
高燒時活力、食慾沒有變差-->不擔心也不給予退燒藥物
高燒時很不舒服,或活力、食慾變差-->使用退燒藥-->退燒後活力食慾恢復-->不擔心
使用藥物退燒-->活力、食慾持續不好-->開始擔心-->重新評估病情
3. 再次診斷
若持續發燒 3 天以上,即使孩子活力食慾沒有明顯變化,我會再重新做身體理學檢查,確定是否有併發症出現,例如初步診斷是感冒,此時就要注意有沒有中耳炎、鼻竇炎、肺炎等併發症。
4. 用藥
若確定是病毒感染,除非孩子真的很不舒服甚至影響睡眠,才會給予症狀緩解藥物,只要孩子可以忍受,我不會給予任何藥物。若併發細菌感染,則需要使用一定時間的抗生素治療,我會要求孩子接受完整的療程。
因為知道發燒只是身體的免疫反應,不會燒壞腦袋也不會傷害身體其他器官,適度發燒反而可以提升免疫系統效能,事實上,我是用很輕鬆的心態面對自己孩子發燒,只要小孩沒有很不舒服、活力食慾正常,唯一要做的事就只有「觀察」,使用退燒藥永遠是我最後一個選擇。
目前我的孩子四歲多,從小接受良好的「發燒訓練」,因為極少使用退燒藥,即使生病發燒時也不太會抱怨身體不舒服,偶爾需要使用退燒藥的時機是睡前,目的是不想讓發燒造成孩子難以入眠,有充足的睡眠孩子才有體力對抗病菌,相反的,若孩子在睡夢中發高燒,只要睡得安穩,我也不會半夜吵醒孩子量體溫和強灌退燒藥,避免打擾孩子睡眠,得不償失。
●作者簡介_謝宗學醫師
現任: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兒童急診科 主治醫師
學經歷
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畢業
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兒童醫學中心 住院醫師
台中榮民總醫院 兒科部小兒感染研究醫師
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兒童醫學中心 兒童感染科 主治醫師
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兒童醫學中心 兒童急診科 主治醫師
FB 粉絲團【 Dr. E 小兒急診室日誌】 版主
「Dr. E 小兒診療室」專欄文章列表

2017年6月3日 星期六

蚊子咬完腫一大包:血管性水腫

作者: 小兒感染科 黃瑽寧 (親子天下) 



親子天下寶寶生活粉絲Grace Huang提供 照片與真人無涉
夏天蚊子多,孩子因為免疫系統還沒發育完全,碰到這些蚊蟲叮咬,在一些有過敏體質的兒童而言,可能會誘發釋放出大量的過敏激素,進而造成嚴重蕁麻疹,或者血管性水腫,有時候還會起晶瑩涕透的水泡!
朋友傳了小孩的照片給我,半邊臉腫的像豬頭,尤其是眼皮的地方,眼睛都睜不開了。我問她這情形多久了,有沒有發燒?媽媽回答昨天眼皮好像被蚊子叮了一下,今天早上起來就變這個樣子,而且好像越來越腫。沒有發燒,孩子雖然說有點脹痛感,但摸他倒是沒有什麼感覺,不會痛的哀哀叫。
急診的醫生說:是「蜂窩性組織炎」,快住院,打點滴,上抗生素。我告訴他,不用了,快回家,吃抗組織胺就可以了,這是過敏,對蚊子叮咬的過敏,叫做「血管性水腫」(angioedema)
血管性水腫在兒童並不是什麼罕見的疾病。很多人曾經有這樣經歷,比如說寶寶被蚊子叮咬後,紅腫得很誇張,甚至可以腫成兩隻腳不一樣大,那就是血管性水腫了。
孩子因為免疫系統還沒發育完全,碰到這些蚊蟲叮咬,在一些有過敏體質的兒童而言,可能會誘發釋放出大量的過敏激素,進而造成嚴重蕁麻疹,或者血管性水腫,有時候還會起晶瑩涕透的水泡!這些嚴重的反應,等年紀比較大一點之後,免疫系統較為成熟,就會慢慢改善。
萬一過敏反應已經發作了,可以口服抗組織胺治療,經過兩天左右就會緩解;有些反應不佳者,甚至需要口服幾天的類固醇藥物,一樣可以達到消腫的效果。但如果過敏太過嚴重,連喉部聲帶也已經水腫到呼吸有點急促,那就要趕快掛急診注射急救藥物。至於預防的方法,在蚊子叮咬的初期,還沒腫成米龜之前,請使用「強效類固醇藥膏」搓揉,把藥物覆蓋在被叮咬之處。大家要知道,對於蚊蟲叮咬有一堆外用藥膏可選擇,但唯一有效的局部用藥,只有「類固醇」三個字,其他什麼小護士啦、萬金油啦,通通都是擦心安的,沒什麼路用,真的。至於為什麼可以勇敢的擦強效的類固醇,而不是從弱效的開始呢?是因為蚊蟲叮咬隨機吸血,不會老是叮在同一部位,下次擦藥的位置應該也不會相同,所有不會有用藥過量的顧慮。與其擦半天太弱的沒效還被抓破,不如乾脆擦強效的類固醇藥膏,迅速止癢。
話又說回來,為什麼我如此確定被叮咬後的腫脹,是血管性水腫,而不是細菌感染引起的蜂窩性組織炎呢?理由有兩個:第一、細菌入侵後造成蜂窩性組織炎,通常皮膚要先被抓破,並且感染四十八小時之後,才會腫成這麼明顯。因此,叮完當天馬上就腫起來的,通常都不是感染。第二、腫成這麼大,如果是細菌感染,早就痛的哀哀叫了。既然不太痛,也沒發燒,那麼應該就是血管性水腫,而不是感染。
如果您的孩子是因為搔癢而抓破皮膚,隔天開始慢慢紅腫熱痛,這才是真正細菌感染的蜂窩性組織炎,快去找醫生使用抗生素吧!
手腳被蚊蟲叮成紅豆冰:蕁麻疹樣苔蘚
被蚊蟲叮咬,除了可能腫一大包,變成血管性水腫之外,還有另一種情形,就是雙臂雙腳,還有臉上等身體露出來的部位,皆被叮咬成密密麻麻的膨疹,也就是俗稱的「紅豆冰」。很多家長非常疑惑,哪裡來這麼多蚊蟲,可以叮咬這麼多包?而且其他同行的孩子,沒有一個人像他被咬的這麼誇張,難道是特別吸引蚊蟲的體質呢?
其實這樣的孩子並非「被一群蚊蟲攻擊」,而是擁有一種對蚊蟲叮咬的特殊過敏體質,我們可以稱之為紅豆冰體質。他們對蚊蟲叮咬的反應特別強烈,使得除了「叮咬處」產生膨疹之外,於身體其他部位還會自動冒出「免費贈送」的數十個類似蟲咬的膨疹,造成紅豆冰一般的皮膚表徵。這種身體免疫反應自然產生的膨疹很特別,幾乎都發生在臉、手和腳等暴露在衣服外的部位,真正的疾病名稱,叫做「蕁麻疹樣苔蘚」(lichen urticatus)。
蕁麻疹樣苔蘚是特殊的過敏體質
蕁麻疹樣苔蘚病灶奇癢無比,小朋友時常會無意識地抓癢,導致破皮甚至細菌感染。雖然這些疹子來來去去,最終還是會消退,但容易殘留色素沉著,導致雙腿皮膚顏色斑斑駁駁,實在不怎麼美觀。
幸好,這種過敏性的皮膚反應,隨著年齡愈來愈大,會因免疫系統逐漸成熟而好轉,但過渡期可長達好幾年,讓照顧者看了蠻難過的。因為是對蚊蟲過敏體質,所以處理上也沒有什麼特效藥,只能積極的預防蚊蟲叮咬。居家環境要防堵蚊子飛入,晚上睡覺可架設蚊帳;外出時儘量穿著長袖長褲,塗抹防蚊液,並且避免出入草叢、貓狗出沒處。此外,飲食上要避免「內在誘導物」,杜絕零食、飲料和速食等等垃圾食物,降低身體的過敏指數,更是釜底抽薪的方法之一。
如果已經發生蕁麻疹樣苔蘚,積極的止癢是最重要的,以免引發皮膚感染及色素沉澱。止癢的方式包括口服組織胺,或局部外用抗組織胺、類固醇藥膏。如果已經抓出傷口,可使用抗生素之藥膏來控制繼發的細菌感染。
防蚊液的選擇:只有兩種有效
每回夏天上電視節目講防蚊液,我都十分心虛。因為我知道,市面上所有天然的防蚊產品,其實效果都不好。
常見的防蚊液包括香茅油(Citronella oil)、尤加利油(Oil of Lemon Eucalyptus)等等,雖然安全無慮,但防蚊時間從半小時到四小時不等,而且對很多種蚊蟲的防護效果都不佳,其中就包括惡名昭彰的小黑蚊。
既然天然的防蚊液無法全面有效,化學成分的防蚊液反而是比較好的選擇,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敵避(DEET,或稱待以妥)的效果最好。可惜過量的DEET,可能會造成神經毒性的疑慮。因此台灣法規明文規定:環保署許可的DEET防蚊液包裝上,皆需有「不可噴灑在衣物及皮膚」的警語。之前新聞報導「防蚊液不得與防曬乳液併用」,就是因為防曬乳液會增加DEET的滲透,怕引起體內濃度過高引發神經毒性所致。
以台灣的法規而言,基本上就已經宣判DEET的死刑了,因為DEET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,其作用方式主要是透過人體體溫揮發在皮膚表面,藉由防蚊液蒸氣的形成,遮掉人體運動時散發出二氧化碳、乳酸味,免去被蚊蟲叮咬的問題。所以如果「不可噴灑在皮膚」,那就沒效啦。
美國、加拿大與日本的衛生單位,對DEET的規定就比較寬鬆,只要避免六個月以下的嬰兒使用敵避產品,六個月至十二歲的孩童不可用於臉與手部位,應該就可以了。一般來說,一五%DEET以下的產品,濃度較低,應該是安全無慮,但總之在台灣,目前基本上是買不到有含DEET成分的防蚊液,所以就算了吧。
另一種新一代更安全的化學防蚊產品,既無神經毒性,又無溶解塑膠的疑慮,而且味道不會嗆鼻,效果跟DEET一樣好,此物質叫做Picaridin。Picaridin的效果約可持續六小時,對多種蚊蟲都有防護效果。包括恐怖的小黑蚊,可以說是目前最適合兩歲以上兒童使用的防蚊產品。台灣在網路上可以找到有商店在販售Picaridin,大家可以參考一下。根據我自己孩子的使用經驗,真的很不錯喔!

了解更多醫療照護新知,黃瑽寧醫師熱銷好書傳送門:《發燒免驚!搞懂流感、腸病毒,小兒生病不心慌(含MP3有聲書)》、《從現在開始,帶孩子遠離過敏》立刻前往>> http://bit.ly/2myENxC